“還是勞務派遣有保障,不僅每月可以按時領到1000多元的工資,這次又給我報銷了3000多元的生育保險費,產假期間,每月還有1200元的生育津貼。”10月底,剛剛休完產假的楊麗在向記者說起自己的就業經歷時這樣說。
中專畢業的楊麗,曾在幾家超市做過營業員,工作始終不穩定,兩年前,經面試和培訓后,她被某人力資源派遣服務中心派遣到某名表店上班,不僅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,派遣公司還替她繳納了養老、醫療、失業、工傷和生育保險費。說起勞務派遣的好處,楊麗由衷地說:“加班加點討要加班費這些以前讓人犯難的問題,讓派遣公司出面交涉就好辦得多。”
某人力資源派遣服務中心負責人說,作為公益性的勞務派遣組織,他們對失業人員的求職登記及培訓都是免費的,這方面國家也有一定的政策性補助。近年來,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走上工作崗位的已有5000多人。
中國建設銀行某分行的一位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與勞務派遣公司合作,委托他們招工和管理,在保障勞動者與用工企業雙方合法權益的同時,也幫助企業減少了勞動糾紛,降低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。
作為一種新型用人機制,勞務派遣就業比較穩定、質量高,解除了用人企業和就業者雙方的后顧之憂,因而受到普遍歡迎。目前,該市的勞務派遣公司已經有13家。據統計數字顯示,今年以來,該市已實現就業再就業3975人,完成任務的106%,其中,約有三分之一是通過勞務派遣公司完成的。
記者感言
這樣的雙贏值得提倡
相信許多通過中介機構求職的失業者都有這樣的經歷:先填表、登記,再繳納數額不等的中介費,然后回家等消息,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錢。即使找到一份工作,收入沒保證,更不用指望用工單位給你上社會保險了。
同時,一些用工單位也常有如此的苦衷:把人招來了,又培訓又發工作服,可人家干不了多長時間說走就走了。記者在以往的采訪中,沒少看到求職人員與用工單位這種“兩頭怕”現象。
勞務派遣公司被人們稱為“天天開放的人力資源市場”,非常貼切,也符合實情。通過勞務派遣公司把單個、分散的就業者集中組織起來,既保證了靈活就業人員崗位的穩定性,消除了后顧之憂,又幫助用工企業快速找到符合需要的人才,減輕了不必要的負擔。
這樣的雙贏發展,正是我們需要的!